主要索引標籤

Lifestyle Plus  /  HIM Interview - 林嶺東
05 Jan, 2016    By Jonathan Wong

HIM Interview - 林嶺東

大導演林嶺東大大話話已有多年沒手執導演筒,七年之後回歸影壇之作,是在香港實景拍攝的一套合拍片......

 

text JON WONG

photo TPK

七年的距離感

林嶺東這個名字,似乎已經跟「動作」這詞語掛勾,老實說,連林大導自己也承認,想有資金讓他拍攝動作片以外的電影,很難。也許,這就是成名的後遺症,「林嶺東=動作=票房」這方程式已深深地印在大家的腦海中。不過老實說,我最少已有七年沒有看過林嶺東的新電影(其實不只我,個個也是),對他已經陌生得可以,是以,以上的文字,是我看他的新作「迷城」之前所寫下的,在看過了他的新作之後,我才夠膽繼續執筆寫這篇文章,因為林嶺東的電影,整整七年沒看新作,即使訪問時跟他談了整個下午,仍然有種距離感。

 

林嶺東的寫實

時空錯亂一下,現在的我身在戲院中,銀幕正放映著林嶺東導演闊別七年的新作《迷城》。眼前每一個場境,我都熟悉到可以叫得出名字出來,甚至乎一間酒吧,都能很快地認得出是在哪裡取景,這就是林導出名的「街頭實景拍攝」。這種感覺,立時讓我想起《龍虎風雲》第一幕在油尖旺一開始就「搞出人命」的震撼。林導街頭實景拍攝的威力,就在於觀眾能在熟悉的場景見到震撼的事情發生。然而,真實的又豈止場景?女主角佟麗婭飾演一個來自青島的姑娘。翻查資料,佟麗婭出生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首府伊寧市,是錫伯族人,在中央戲劇學院修讀表演系,這樣的一個女生,跟青島人「大欖扯唔埋」,但是在銀幕前的她,無論是語氣和舉止,讓我回憶起我一個來自青島的舊女同事,二人極之相似。這是演員的努力,也是林嶺東的功力,因為他也負責創作故事。

男人的義氣

還是在電影院中,我正在吃著爆曲喝著汽水在看電影。林嶺東電影中的警匪形象鮮明,當中古天樂對做好警察的執著,可見一班,除了警匪元素,林嶺東拿手的電影元素還要數「血腥火爆」、「爆破」、「追車」,和「打真軍動作場面」。這些元素,當然都在戲中表現無遺。看著古天樂的演出,不禁想起這套電影無論氣裡氣外都充滿著男人之間的友誼和兄弟情。戲裡,兩位主角在出事時義無反顧頭也不回地撐自己親生兄弟的手足情,在刀光劍影和汽車追逐之下盡情散發出來;戲外,《迷城》的男主角原本是吳彥祖和余文樂這組合,後來吳彥祖一角變了古天樂這位大忙人,林嶺東坦言:「戲是一定要開,因為行到那一步已經返不到轉頭,對幕後團隊承諾過幾時開戲,演員們亦都度了期出來,那就一定要找人頂上,古天樂他肯拍這套戲已經很有義氣,他手上有這麼多套戲要演,還要接我這套戲,是因為他跟我相熟,好啦,就頂硬上來多拍一套吧。而為了他,我改寫劇本,改寫人物,以迎合古仔的演出。我想大家都是將心比心,我不當這套戲是只為賺錢的電影作品,我說我拍電影是在倒數,古天樂也能看出我投入的誠意,他也自然投入誠意出來拍攝,所以他在這部電影的演出,我是滿意的。」林導今天三言兩語就道出的狀況,當中當然涉及很多兄弟情在內。

沒有喜歡拍的電影

現在的我不在戲院,而是坐在林導旁正在訪問他。訪問少不免要做資料搜集,翻查一下林嶺東拍過的電影,赫然發現林導一開始入行拍戲時也拍過幾套喜劇和愛情片。「我早期的四部電影,是新藝城要我拍的喜劇,《陰陽錯》、《君子好逑》、《愛神一號》、《最佳拍檔之千里救差婆》,之後公司可能對我有了信心,就讓我隨心所欲地拍我想拍的戲。我喜歡拍甚麼戲呢?那時這是一條很難答的問題,因為我當時根本就不知道知道喜歡拍甚麼電影,我只知道自己喜歡看甚麼電影。我喜歡看《The French Connection》、《The Godfather》,也很喜歡日本導演黑澤明,我甚少看喜劇,甚少看愛情片,甚少看青春片,卡通片更是跟它們絕緣。」林嶺東說。難怪林導是以動作片起家。不過,幾十年過去,他現在到底喜歡拍甚麼片呢?「我喜歡拍的電影是,透過人物和故事去表達我自己。電影入面我有份參與,即是說我有份去感受這套戲,我會投入在那套電影當中。」

新一代演員

導演這個崗位,可說是能經歷一代又一代的電影高峰。之前拍的演員是當打的周潤發、李修賢、成龍、劉德華、劉青雲,甚至是荷里活的動作一哥尚格雲頓。現在電影圈的演員已換了新一批如余文樂、張孝全等來自中港台三地的小生。兩代的演員有甚麼不同呢?作品橫跨兩代的導演的一定最清楚,「今天回頭來看,例如像《龍虎風雲》和《監獄風雲》那些,演技方面是比較誇張了一點。去到拍《高度戒備》的時候,就踏實很多了。現在古天樂和余文樂的都是很平實的演出。這種越趨平實的演技走勢對我拍社會現實的片種是一件好事來的。當他們拍喜劇的時候,風格當然就要改變一點啦。」林嶺東說,那做戲的態度又與舊一輩有分別嗎?「這要看演員本身吧,我想他們都是想拍好套戲的,不過我也算有點面子,演員們聽到我名字的時候,都會正經點嚴肅一點的。」林導說。

 

新一代導演

林嶺東開始出名的年代,是香港電影業最輝煌的年代,他離開了七年,電影工業的環境改變了,亦多了很多新導演拍戲,「我是在街頭徙置區長大,努力捱上來的,我的年代是沒有電腦,沒有媒體的,都是活在一個刀光劍血的年代,不像今天有很多電腦模擬的事情存在。當日有我們拍電影的自由,新生代嗎?老實說我在90年代的時候,已經覺得香港電影在東南亞的市場已經式微。拍電影是需要花費龐大資金的,新生代導演拍電影的錢是從何處來?不夠錢又怎樣拍這類型電影?傳統上我們拍戲是有兩類比較在海外突出的戲種,一種是我們這些喊打喊殺的動作片,另一種就是拍中國文化的,就像張藝謀、王家衛的那種,可謂一武一文。現在流行的是甚麼呢?有那些愛情喜劇,但反而流出海外的片不多。」看來林嶺東大導演是看透了現在電影市場的狀況。那除了導演筒之外,亦會手執墨水筆創作的他,怎樣衡量商業元素和自家創作呢?「因為電影投資大,是需要一眾觀眾支持的,所以在創作一部電影的時候我是會去考慮商業的元素,和當中有多少是屬於我自己的創作,這是很重要的。」林嶺東說,而我們今天看《迷城》,亦很有林嶺東的一貫風格,可見他掌握商業和自家元素的精妙。

寫實主義的由來

與林大導共聚的時間很寶貴,最後,對於創作,林嶺東道出了他的一個小習慣,「其實過去的十幾年,我是很少看電影的。活到今時今日(今年將60歲),我也很少看書,也很少寫作,我是去到要拍戲的時候才拿起筆去創作,所以我的創作元素,都是取自我的所見所聞,每天我將看到的東西積聚,再在作品中滲透出來。」那是否即是說他很少被外界媒體影響到你創作?「是」林嶺東斬釘截鐵地說。「有甚麼東西會影響我呢?比方說我會看世界新聞,最近股市跌,這也會影響到我的靈感。這些事,我不想知,但我卻不能不知,其實我是很容易受感染的。」難怪,在電影院中我們所欣賞的電影,是如此震撼,如此像真。

 

回到戲院

時空又回到戲院,我剛看了電影的結局,電影開始Roll credit,因趕乘尾班車回家,我沒有看完Credit就起身走人,走得如此爽快,是因為結局乾淨俐落,我覺得不會留下伏線再拍一套《迷城2》,而這也是我欣賞林導的風格,印象中他執導過的續集電影,只有一套《監獄風雲II逃犯》,其他每套都是全新創作,而就是因為這種乾淨俐落,讓人對電影有種「完滿結束」的滿足感和喜悅。